
后勤管理处校医院 宫婷婷
校医院那间光线柔和、仪器低鸣的超声诊断室,虽无惊心动魄的抢救,却每年为3000余人次教职工的生命健康筑牢预警防线。宫婷婷同志在此坚守十四载,以探头为笔、声波为墨,在黑白影像世界里,用不懈的学习力与专业技术,书写对生命的敬畏、职责的坚守与专业的极致追求,于无声处听惊雷,于光影中见仁心。
严细认真是她的工作准则。14年来,她筛查出早、中期危重症20余例,年均完成教工体检及门诊检查3000余例,诊断准确率超90%,还配合完成万余名学生体检,参与多项医疗合作项目与试点工作。疫情期间,她主动请缨承担住校核酸检查任务。为方便师生,她随叫随到,常起早加班、牺牲饭点,甚至带病工作,还利用业余时间为有特殊需求的教职工检查并指导复查。曾有卵巢癌患者在外院未确诊,经她检查发现异常,建议尽快手术,最终实现早诊早治,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。她注重对比历年体检结果,结合检验数据掌握师生身体变化,制定精准方案,让大家安心。
学无止境是她的专业追求。她不满足于经验判断,深入研究病理机制,结合最新指南,坦言:“探头后的头脑比探头更重要,学习能力与渴望是医生核心竞争力。”业余时间,她钻研多类超声学科,参加各类培训班,更新诊断理念与操作规范。凭借新技术,她精准捕捉早期癌变信号,降低误诊漏诊率。被查出早期病例的师生称她的诊断是“定海神针”,多名学生早期甲状腺癌被检出,家长感激不已。她成了校医院的金字招牌与窗口名片,校外人员也慕名而来。
平凡坚守彰显责任担当。常年固定姿势工作,她患上肩周炎、颈椎病、干眼症等多种职业病,但对职业的热爱让她顽强坚守着。没有豪言壮语,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与实践中书写不凡,诠释“平凡坚守与动态成长”的统一。
宫婷婷,校医院的光影“解码人”,十四载以“精益求精、仁心仁术”为信条,用B超机与“火眼金睛”守护师生健康,诠释新时代高校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坚守。
